travel log: 嘉州凌云寺弥勒佛(乐山大佛)

  1.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凌云山岩,三江交汇处,面朝西方。

 

 

2. 山体为红砂岩,结构疏松,便于开凿但也容易粉末状风化。

地区湿度年平均80%以上,排水系统分三层:

1-2层头颈部:

2-3层头部以下:

另有排山体渗水的水沟。

3.韦皋(gāo)碑文

惟圣立教,惟贤启圣。用大而利博,功成而化神。即于空,开尘劫之迷;垂其像,济天下之险。嘉州凌云寺弥勒石像,可以观其旨也。神用潜运,风涛密移,胖飨幽晦,孰原其故。在昔岷江,没日源山,东至犍为,与凉山斗。突怒哮吼,雷霆百里。萦缴触崖,荡为厱空。舟随波去,人亦不存。惟蜀雄都,控引吴楚。痛兹沦溺,日月继及。

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厥惟天艰,继其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万仞,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大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于是,规广长,图坚久,顶围百尺,目广二丈,其馀相好,一以称之。民惟子来,财则檀施。江湖淮海,珍货毕至。债师金工,亦罔不臻。于是,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时积日竞,月将岁就。不数载而圣容俨然。笤笤葶葶,岌嶷青冥,如现大身,满虚空界。惊流怒涛,险自砥平。萧萧空山,寂照烟月。由内及外,观心类境,则八风澄而爱河静也。

余以为人之生也,违道好径,故哲圣因其所欲,教之以圣道,示之以进修,其行满于此,而福应在彼,理甚昭矣。至于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何哉?详彼万缘,本生于妄。知妄本寂,万缘皆空。空有尚无,险夷焉在?至圣寂照,非空非有。随感则应,唯识浅深,化于无源,奚有不变?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平斯险也。彼海上人发诚之至,救物之弘。时有郡吏,将求贿于禅师,师曰:“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吏发怒曰:“尝试将来!”师乃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夫专诚一意,至忘其身,虽回山转日可也。况弘我圣道,励兹群心,安破暴流,俾其宁息,其应速宜矣。而功巨因广,其费亿万金,全身未毕,禅师去世。于戏,力善归仁,为可继也。其后有连帅章仇兼琼者,持俸钱二十万以济其经费。开元中,又有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营。事感天人,克遵前志。谅禅师经始之谋大,虑终之智朗。苟利物以便人,期亿劫以同济。

贞元初,圣天子命我守兹坤隅,乃谋匠石,筹厥庸,从莲花座上,乃至于膝,功未就者,几乎百尺。贞元五年,有诏郡国伽蓝,修旧起废。遂命工徒,以俸钱五十万佐费。或丹采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至今十九年,而跌足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众设备矣,相好具矣。爰纪本末,用昭厥功。

贞元十九年十一月五日

此碑文撰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碑刻于贞元十九年(803),由张绰书,在大佛像旁边的峭壁上。高6.6米,宽3.8米,面积25平米,由右至左26列,其中因“圣天子”句顶格书写之列为28字,末列20字,其余为35字,共计839字。至明成化十七年(1481),因碑文脱落,加之观赏不便,知州魏瀚组织重刻,立碑于凌云寺山门,文字略有出入。20世纪30年代因寺内驻军,重刻碑被毁。1945年凌云寺住持果静请释宏善(遍能)补书碑文,嵌于天王殿外左侧墙壁中,即今之所谓“嵌壁碑”。凌云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的凌云山栖鸾峰上,又名大佛寺。创建于唐朝武德年间,历代修缮,至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六年按察使李羽中霄所重建。寺旁有“凌云大佛”,即今之所谓“乐山大佛”,实为弥勒座像,依山而凿,高71米。开元元年(713)由凌云寺僧海通发起凿造,至贞元十九年(803)西川节度使韦皋持续造竣工,历时九十年,为世界第一大佛。

作者韦皋(745—805),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唐德宗时名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统蜀21年之久,《旧唐书》《新唐书》有传。

4.历史破坏

1898年

1914年

1925年

摄于 1915 年至 1925 年。“在它本来的石脸之外,被人加了一个面套。”

1934年(?)

1936年

1962年修复

1962-70年代

1985年

1990年

2003年

2023年宋道君 摄

(图片皆来自网络)

5.凌云寺诗词

岑參

715年 — 770年

登嘉州凌雲寺作

寺出飛鳥外,青峰戴朱樓。
搏壁躋半空,喜得登上頭。
始知宇宙闊,下看三江流。
天晴見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願割區中緣,永從塵外遊。
迴風吹虎穴,片雨當龍湫。
僧房雲濛濛,夏月寒颼颼。
回合俯近郭,寥落見遠舟。
勝概無端倪,天宮可淹留。
一官詎足道,欲去令人愁。

以下摘抄《乐山日报》2023年2月5日(http://rb.lsrbs.net/index.php?m=home&c=Nparticle&a=view&aid=399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有“诗神”之称,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为散文家,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

嘉祐四年(1059),三苏沿着水路出川,途经嘉州时,他们游览了凌云山。

载酒而游

凌云山之游,三苏父子携带着美酒,一路博弈饮酒,对诗唱和。在游览凌云寺时,苏洵写下了一首诗歌《游凌云寺》,诗云:

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万舸膝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斑斑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险绝,却立下视惊心骸。

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诗中的长江,指岷江。大佛坐落于江畔,足踏汹涌的波涛,背靠巍峨的凌云山。成千上万的船只从大佛膝前经过,仰望绝顶,顿生敬畏。

诗人昔日乘舟经过此处前往荆渚,看到大佛面部长满了青苔。此次再来,已非旧日景象,金光闪耀,祥光呈现。可见,大佛曾经进行过维修,重装了金身。

在凌云山山顶,苏轼在游览了治易洞后,写下了《治易洞》一诗。诗云:“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治易洞,又作注易洞。诗中的“太守”是指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的郡守吴秘,他曾经在这里治《易》。诗歌的前二句赞扬了吴秘治《易》的勤劳,后二句表达出治《易》遗迹虽然已荡然无存,但却无损于《易》道。治易洞是嘉州易学象数派的遗迹,古代文人墨客游览凌云山,必到治易洞一游。洞前如今有现代文豪郭沫若“注易洞”的题匾,亭柱上有一副楹联:“非有非无,太极图中藏本相;至虚至实,鸿濛窍里见真空。”

八仙洞以北原有烂柯洞,苏轼游览时,题“烂柯洞岩”四字,并书一诗:“但得身闲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纷然。请君试向岩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

再往北的龙泓山,苏洵在游览之时写下了一首《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余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三苏乘舟离开嘉州之际,都创作了一首《初发嘉州》的同名诗歌。三首诗歌,因人而异,心境不同,韵味也不同。苏洵诗云:

托家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诗中的乌牛山,指乌尤山。“千里速”“水如箭”等词,均反映出诗人急切的心情,或许是因为求取功名心切。

相比于苏洵着重于抒发情怀,苏轼的诗歌则更侧重于写景,其诗云: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苏辙的《初发嘉州》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

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

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

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

巉巉九顶峰,可爱不可住。

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

舟人尽敛容,竞欲揖其拇。

俄顷已不见,乌牛在中渚。

移舟近山阴,壁峭上无路。

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

区区辨虫鱼,尔雅细分缕。

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

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览物悲古人,嗟此空自苦。

余今方南行,朝夕事鸣橹。

至楚不复留,上马千里去。

谁能居深山,永与禽兽伍。

此事谁是非,行行重回顾。

诗中的“九顶峰”,即凌云山的集凤、栖鸾、灵宝、丹霞、祝融、拥翠、兑悦、望云、就日九个山峰,合称“凌云九顶”。乘着船只,从大佛脚下经过,可以一览峻峭的九顶峰和乌尤山的风光。

苏轼后来在外任官,仍时常怀念凌云游,他在《送张嘉州》中写道: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