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
NNNfair日记
2023-07-16
- 三天下来满打满算,营业额一共142欧元。
- 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很多同类。
- 整个展览厅都很有创意能量场,喜欢这整个活动。
阿尔勒日记D4
2023-07-16
阿尔勒日记D3
2023-07-16
阿尔勒日记D2
2023-07-09

2023年七月六日(周四)
在去看展之前我先找了一家咖啡馆把这本书好好读了一遍(头一天我已经在书店买好了书)。波兰艺术家在墨西哥的一个非洲裔为主的偏僻社区里前后呆了三年时间。影像+手绘+拼贴艺术,书页里也有比较俏皮的挖洞处理。书读下来感觉是这是一个有完整感的作品,构思、表现、收尾,虽然似乎没有具体说在讲什么概念、观点、或者现象,但读完之后的确把一个社区里的群像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给勾勒出来了。里面提到的故事,并没有特别吸引眼球的情节,但是叙事感足够支撑让人读下去。
下午我去看展览还是挺开心的。相比看书,手绘和拼贴果然还是在展览看实物更好看。还有几张照片,拎鱼少女,梳头少女,单张看就挺美的,但是在书里并没有看到或者有但不够显眼。
展览里还有一段视频,船在低矮树枝下面的水上划过。一群群白鹭(?)在树荫的阴暗中低飞,白得发亮。还有海龟(?)的片段,以及鳄鱼们爬行的片段。看了这视频之后,我觉得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观非常非常的震撼,充满了神秘感。同时我也很吃惊书里、展览的平面作品里并没有去正面表现这些很壮观的自然氛围。艺术家似乎更愿意把这个社区里的人和关系放在中心,自然的神秘力量放在远远的背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艺术选择。
最后的踩着虾壳去湖里的文字,我反而不是那么喜欢,个人感觉有点“过”。但在展览里这好像是唯一放大加粗放在墙上的文字。
看完这个项目的书和展览,我还是挺受启发的。主要是一个反差式的碰撞——这是一个在我现在的轨迹里我想不到的项目:(1)它不是我一般会一眼就喜欢的摄影风格,(2)到异国选择偏远社区去生活采访不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类型。但是看完之后能感觉到它有股“劲儿”,以至于摄影风格、表现手法、甚至话题选择,这每个元素本身就没那么重要了。
关于书还有一个启发就是:不用拘泥于工具,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自由去发挥。我想在volkstuin project里也这样放飞地做一做,同时在主题上把视角从我自己一个人放到整个社区里其它跟我产生联系的人和事上面。打开了思路之后我对这个项目一下子多了很多想法。
——————————————————————————————————————————————
2.《河的孩子The River’s Children》Yohanne Lamoulere
这次阿尔勒影展里我最喜欢的展览之一。
关于河流Rhône,中画幅,正方尺寸,彩色的自然,这些都很让我感到亲切。
摄影师她自己做了一条船,逆流航行。
她这样的创作过程也是很有诗意的感觉。读她的文字,让我感觉到这个Project的能量也是从她旅行的过程中获得的,虽然她的航船经历并不直接在作品里。
”In the words of the photographer: “the work considers the most incongruous aspects of the Rhône, the way we’ve learned to cross it, moor, sleep and live on its water. Observing and resisting in a boat traveling upstream, battling the current, is a story already under pressure, and this state of being fully animates the project”. “
在自然的天光里展览这个项目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这个”夏日公园“也不是普普通通的公园,梵高曾经把它的入口处画到了画里。
阿尔勒日记D1
2023-07-08

2023年七月五日(周三)
(行程:周一中午从里昂出发,三小时后火车到达阿维农,距离阿尔勒38公里。住在阿维农,因为阿尔勒摄影节期间的住宿只剩天价。阿维农到阿尔勒火车约每小时一班,15分钟到达,是相对理想的通勤。安顿住宿之后已是下午四五点,就顺便在阿维农好好逛了一圈。这城市有沧桑的历史感,非常有魅力。周二有zoom会议就留在阿维农远程工作,傍晚在城里散步。周三开始去阿尔勒看摄影展。)
————————————————————————————————————————————–
1. Eric Tabuchi and Nelly Monnier: Grey Sun
关于法国乡村的地理探究式的摄影项目,一个宏大的、企图涵盖一切的、不失优美和幽默的工程。它的巨无不至和系统性同时兼顾了观赏感和资料性。这个规模适合我未来想拍的长江,但若没有大型资助我不大可能会做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图像呈现。
—————————————————————————————————————————————-
2.《Fume, Root, Seed》- Isadora Romero
关于种子、种植和农业传统。这个主题我也经常关注。
摄影本身不是重点,这位艺术家做了很多年相关的题目。
—————————————————————————————————————————————-
3. 一些印象:
(1) 一位法国女性主义农妇的四十年《Le Soleil passe a l’embranchement》- Iris Millot
人物生活型的主题,也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角度,同时包含:生活感、时间感、乡村。
(2)《Caribbean dreams》- Samantha Box
最打动我的是种植红光下的植物那一张,对应着文字里的一句话:“Plants, local to the Caribbean and ‘alien’ to the United States, are grown under artificial lights – stand-ins for immigrant populations, they adopt strategies that are crucial for survival in foreign lands.”
(3) 《Home》- Md Fazla Rabbi Fatiq
作者写这些照片是新冠期间在家拍出来的。抽象,有显微镜下看物体的感觉,颜色鲜艳。
(4) Photobook: beyond mountains
在dummy book shortlisted books里面我发现了这本书,日本作者林田真季。我暗暗佩服她做出一本800(?)页厚书的勇气——这可能也是因为她做了很多调查积累了很多资料所具有的底气。这本书是关于发生在日本的illegal dumping,一个社会和环境交汇的问题,又跟现代社会的个人生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消费等等有关系。在现场因为人很多很挤,书底又是粘/钉在桌子上,我没有来得及把书仔细看一遍。
(5) 其它:
– Photobook: Hun。虽然厚但是很多空白页和插画,章节划分内容,内容很个人(母女关系),文字用第一人称/信件来呈现,节奏跳跃,整个设计就是在鼓励人不停翻下去的一本书。
– Bookshop: Below Poverty Line。在书店里偶然翻到,因为是法文版我完全没看懂文字(连标题都是后来查了才明白的)。在没有读懂文字仅仅看图的情况下的印象:设计了一个简单又直观的框架(在报纸上面摆放东西),然后全球各国的报纸、物件都放进去玩这个游戏,挺有话题性。
– 同一天内巧遇Bernard Plossu两次,先是咖啡馆,然后是路边(上月在马德里也碰巧见过两次)。第二次他跟我眨了眨眼睛,我向他挥了挥手。
– 紫色的袋子,商店里的大姐叫它:茄子包。